2)第三十二章 观影_生于1984:绿帽辉并不知道第二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剧情展开。

  王道格很认真的看着电影,很正常的自述式开头,好处是是条理清晰、浅显易懂,观众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然后,王道格就觉得这个电影有点太平了…

  其实,整部《那些年》的前半段对于没什么共鸣的人来说,确实有点难以接受,整个就是学渣变身学霸的校园生活录。

  当然,中间掺杂了不少的低俗的笑料。

  现场观影的除了一些名人外,更多的是观众。

  这些观众大都是85后,他们了解许辉的梗,所以笑得很开怀。

  王道格皱着眉头,尤其是影片中许辉跟井伯冉上课看黄书,导致下半身有了反应这一段,他的眉头皱的更重了,这也太三俗了,说实话,他不太懂这个梗有什么意思,单纯只是因为好玩?

  当然,李兵兵的这段突破性的演出挺成功的。

  “这部电影我只能给50分,全程使用白描的手法,完全没有高潮的生活录,这样的电影居然出自我们的2亿票房大导演许辉的手上,相较于他的第一部电影,退步了不止一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第一部电影不完全由他本人掌镜…“

  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王道格记下了这一段话。

  影评人都是很擅长挖苦人,有时候灵光咋现想到一句刻薄话,当然要随身记好,到时候忘记了咋办。

  剧情继续,许辉一伙人离开了高中前往大学。

  很符合逻辑的,女主高考失利,两人分隔两地。

  接着又是一段快速的剪辑,大学生活掠过,再然后终于到了矛盾爆发的时候。

  男主因为固执的想办自由搏击然后被女主讽刺,两人分手。

  这一段镜头,王道格觉得很不错,尤其是那个女演员的表现力,嘶吼的同时有液体渗出的眼睛。

  “这姑娘很有震撼力,许辉到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让他挖掘了一个好苗子!”

  再往后看,两人月亮下的互相吐露心声,月光照在刘思思的脸上,王道格忽然觉得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姑娘挺好看的。

  收尾部分,王道格明白了电影开篇那个镜头的意义,原来许辉打扮的那么帅气,是为了参加婚礼。

  许辉亲在胡戈嘴唇上的时候,王道格亲耳听到了很多粉丝低声呼喊‘不要…’

  电影的结尾也很干净,许辉抹了下嘴角,微笑着向对方告明心迹:“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了。”

  “一定要哦!”满含着泪水的刘思思勉强笑着答道。

  电影最后的镜头集中到了旁边桌子上的一个婚宴贺卡上,那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字:‘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伴随着《那些年》的同名主打歌,王道格心绪有点被带动起来了,忽然觉得这部电影还不错。

  有一点蛮可惜的。

  如果刚开始就采用这种平行时空穿插现实世界的剧情推动方法,这部电影的评价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对于一个只导演过一部作品的新人导演来说,这样的电影还算可以。

  哎,影评人就是有这种‘事后诸葛亮,我比张一谋牛逼’的错觉!

  勉强能打60分,至于票房预计,那就八千万好了,毕竟许辉的粉丝很多,愿意为这部平庸之作买单的肯定也不少。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