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关系好转?_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眼见丁谓沉思许久,一旁的祖士衡不由轻轻的唤了他一声。

  今天祖士衡来丁府是为了汇报茶法更易一事。

  如今三司内部,关于如何改革茶法,占据主流的大致有两种声音。

  一种为现钱法,即给予一定加绕,以实际价值给予交钞,到京师以现钱支付。

  这也是之前御史谢涛提过的办法。

  另外一种贴射法,则是由权度支判官章得象提出来的。

  贴射法,即朝廷不再向茶园种植户预付本钱统购茶叶,而是由茶商向朝廷缴纳官方应得的净收入。

  以山色茶为例,朝廷扣除所有开支,包括预付的本钱,贴息,加绕,运输等。

  倘若朝廷的净利润是一百文,实行贴射法的话,朝廷不需要前期的开支,茶商只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百文。

  然后,茶商就能拿着朝廷给予的文书,直接向茶园种植户购买茶叶。

  此为‘贴’。

  当然,去何处购买,再去何处贩卖,都是由官方指定的,这便是‘射’。

  虽然现钱法是丁谓一系准备主推的,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

  贴射法,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

  首先,贴射法既能保证朝廷的茶利,同时也抛掉了榷茶一事中繁琐的包袱。

  其次,贴射法对于那些有背景的茶商而言,也不全然是一件坏事。

  官方指定买卖,虽然限定了价格,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利润,但定价权这种事,还是存在操作空间的。

  最终,由谁定价?

  还不是三司?

  将利厚的‘好茶’分配给哪些人,亦是由三司来决定。

  如此一来,在榷茶一事上,三司的话语权大大增加,谁掌握了三司的话语权,谁便掌控了茶叶的定价权!

  而现在三司是在丁谓一系的手中。

  因此,不论是祖士衡,还是丁谓,都对章得象提出的‘贴射法’很是心动。

  其实,早在太宗淳化年间,淮南地区就实行过‘贴射法’,只是那时的贴射法和章得象提出的,不尽相同而已。

  章得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了不少的改变。

  比如,原有的贴射法,因为定价的缘故,茶商们都不愿意接手那些利润微薄的次等茶。

  为了解决这一窘境,章得象开创性的提出了配货法,即茶商一旦‘贴’了利厚的‘好茶,就必须配上一批利薄的‘次茶’。

  以此来解决滞销的问题。

  另外,这些持证经营的茶商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根据既往的表现以及规模,划分出不同等级的茶商。

  不同等级的茶商,手中的可‘贴’的份额也是不同的。

  其中,茶商若是触犯了榷茶的规定,朝廷可以视情况削减茶商持证的等级。

  如果李杰看到章得象的‘贴射法’,定会一眼认出,这就是后世大行其道的配货制度。

  比如烟草行业。

  众所周知,烟草是实行专营的。

  销售烟草的终端必须要有烟草证,并且烟草证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根据烟草证的等级,终端可以拿到不等份额的香烟。

  同时,热销的香烟也会搭配部分销量较差的香烟。

  在某种意义上,章得象提出的‘贴射法’和后世的烟草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