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宣传战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有情有义的一个太子,怎么可能看着同宗兄弟活活饿死?

  所以还是给了不少出路的,会画画的,会算账的,懂医术的,能写一手漂亮字的都尽可能安排了伎术官或吏员的差。还给他们在南京城的外廓分了宅地,让他们建房安置家人。

  如果年纪还小,那就安排去读书。先去南京国子监混一段时间,等筹备中的南京中西学署开了,就安排年幼的宗子和勋贵子弟头一批入读。

  如果既没有一技之长,年纪又比较大的宗子,也会给出路的,兜底的出路是去孝陵卫和皇陵卫(属于中都留守司)守坟——总有口饭吃。其中比较精壮的还会被编入孝陵卫新军......这可是个苦差事,不过吃过了苦,练出了狼性,就可以为太子爷当狼了,那是多大的荣幸啊!

  而那些在南京城内外散发传帖的宗子,则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他们都是读过点书的,可是又没有高中举人、进士的本事,也不愿低就去当个吏员,也没有当伎术官的本事,更不肯当兵。

  朱慈烺也为他们安排了出来,就是让他们加入“东林党”,成为了“基层党员”。除了散发传帖,他们还会负责去纠察民间舆情,凡是和太子唱反调,为鞑子、流寇和其他反贼张目者,就得小心被这些东林宗子当汉奸给拿了。

  等过一阵子开东林大会的时候,这些基层党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人多势众,还是宗子......

  当侯方域和父亲侯恂一块儿急匆匆赶到大功坊,向朱慈烺报告左良玉很可能发疯的消息时,就遇到了名叫朱统铨的“东林青年”,这是个眉目相当清秀的小伙子,不到二十岁,本职是画院画师,书法、诗文也相当不错。

  因为替朱慈烺画过许多次“标准像”——朱大太子喜欢搞个人崇拜,当然要把自己的画像张贴到克难新军的军营里面,以供热爱他的将士参拜了——所以就和朱慈烺混熟了。

  两位年纪仿佛,又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当然有不少共同语言。所以朱慈烺就打算提拔他一下,给了他一笔经费,让他去流落南京的宗子之中招募一批青年才俊,然后集体加入东林党——其实就是拜一些比较好说话的东林党人为师。

  有了这些“东林青年党人”,朱慈烺对东林党,对东南舆论的掌握,自然就更上一层楼了。

  “侯阁佬,朝宗,都坐下说话。”朱慈烺招呼着侯家父子落座,而后又对朱统铨说,“仁庵,你也坐吧。”

  三人都知道朱慈烺比较平易近人,也就不和他客气,全都在永春阁书房内摆着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朝宗,”朱慈烺笑着问,“左良玉答应把女儿送给本宫了?”

  这可是大事儿啊!

  现在江北四镇跑了一个,一个被朱慈烺牢牢控制,剩下两个也都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