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旧时代的火花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旧时代的火花

  李谕的确是太超前了,基本上半个多月就学完了心理学、教育学第一年的课程。

  这个时代的京师大学堂,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大学,经常要承担一些朝廷或者其他工商业人员的咨询。

  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今天就带着两人来到大学堂找到了李谕。

  “李谕先生,别来无恙。”唐绍仪道。

  李谕是见过唐绍仪的,与他握手道:“唐道台,幸会幸会。”

  唐绍仪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介绍身后的两人,“他们是张新吾、罗建秋,是天津的商人。”

  两人对李谕大名也是如雷贯耳:“李谕先生您好,我们对你可谓是钦佩良久!”

  李谕不明所以,但还是同他们握手打了招呼。

  李谕问唐绍仪:“唐道台今天有什么事?”

  唐绍仪拿出一支雪茄,然后擦着一根火柴点燃,举着手里的火柴梗对李谕说:“的确是有事,我们是为此而来。”

  “火柴?”李谕问。

  “正是!”唐绍仪说,“这两位正准备着手恢复天津自来火局。”

  好嘛,晚清民国时期,大家真是不分数理化,只要是知道你懂西学,什么问题都要来找。

  李谕笑道:“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张新吾说:“李先生太谦虚了,您这么大的学问,小小的洋火哪能难得到您。”

  唐绍仪抽着雪茄说:“就是!李谕兄弟,你的本事我也见过,连袁总督都对伱赞赏不已,我就不信小小洋火还能难过发现天上的星星。”

  李谕感觉有点头大:“也不是这么回事……”

  “不是那么回事就好!反正有你帮忙,我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说到底问的也是西学,我来大学堂之前已经找过张大人,他一听是问化学,立刻让我找你,张大人对你真是信任得很。”唐绍仪说。

  真要想想,虽然李谕化学水平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似乎在晚清也的确没什么人比他懂了。

  而且理论上,化学与物理在微观理论层面本就可以互相解释。实际上所有的化学现象本质上都可以用最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而原子领域也属于物理学。

  别人都大老远过来了,李谕只好说:“那我试试。”

  罗建秋高兴道:“您只需要随便试试就可以解决我们的难题。”

  李谕笑道:“如果我可以解决,自然会不遗余力。”

  张新吾与罗建秋日后都是中国火柴工业的奠基人,别看只是小小的火柴,其实又是一段颇为艰辛的道路。

  “百废待兴”用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太合适了,真的是一点现代工业都没有,大的重工业根本不用提,就算是小到诸如火柴、铅笔生产都是天大的难题。

  唐绍仪得意道:“我就说吧,来京城找李谕最合适不过。你就算是再给洋人递上几千两银子,他们也不见得教给你。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