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9章 商定_穿成福运小娘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天成想了想,天灾这事儿,还真不好说会不会发生。

  等到灾害来临再想办法,那可就晚了。

  他对袁冬初说道:“等我去通州见了景文,当面和他说吧。他得先把搬迁上疏写出来,回延浦镇让秦老爷看看。挺大个事儿,怎么也得征求秦老爷的意见。”

  “应该的。”袁冬初赞成。

  这世道讲究天地君亲师,而且把一个大儒父亲搁置一旁,自行做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想到秦向儒那性子,袁冬初说道:“最好你跟着一起去,和秦老爷认真谈谈。这个提议肯定有益无害,就算十年八年没发生水患,但粮仓搬迁之后,终究多了份保障。

  “至于百姓和朝廷会怎么看,秦公子用自己的时间勘察周围地势和水利得出的结论,没一点私心,也不端朝廷的饭碗,谁爱说谁说去。

  “但是,若近几年真发生了水患,秦公子的功劳可就大了。”

  “行,”顾天成应道,“我去跟秦老爷说。我琢磨着,秦老爷应该能答应。这事儿不动他秦家的根本,运作的好,秦向儒这么做,还是大公无私、忧国忧民。”

  主要是秦向儒性格内向,满肚子的东西,只能慢条斯理的写出来或者做出来。若让他说,他那份口拙,说不定好好的事,真就被他耽误了。

  袁冬初说道:“秦老爷仕途那么多年,又经历了改朝换代,他就算赞成,也一定会置身事外。不过,搬迁上疏送到通州府衙,知府不见得愿意往上报。”

  无论朝廷是不是答应,对通州知府来说,都有风险,却没多少好处。

  若皇帝和阁部相爷认为水患搬迁什么的是无稽之谈,那么他通州知府就是行事糊涂。

  有了这个定论,他不但升迁无望,说不定现在的官位都保不住。

  若朝廷商议之后,认为上疏有理,决定搬迁。

  如果真能避开水患,得益最大的人是秦向儒。他通州知府,只是个转交上疏的人,论功行赏一定没他啥事儿。

  若近些年、或者一直没有水患,朝廷白花用了那许多的人力物力,最后这过错就会压在他这个通州知府的头上。

  至于上疏的秦向儒,人家不过一介布衣。看到粮仓地势低,为朝廷着想,给出个提议,说起来还是出于好心,不会有多少后患。

  顾天成没用袁冬初详细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

  他开始替秦向儒犯愁:“若通州知府推诿此事,景文恐怕不愿来京城面对朝廷官员。”

  袁冬初笑道:“看秦公子的意思吧。他若不愿意,把搬迁上疏捎来京城便是,我帮他递上去。”

  谷唻/span顾天成笑看着她:“你倒是不怕事。”

  袁冬初得意:“我也是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

  …………

  两天后,顾天成带着星辉,搭了诚运自家的一条货船前往通州。

  袁冬初和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