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3 章 社死_大明第一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阶到的时候,冼如星正与道士们一同研究织布机,看见他来了,连忙招呼道:“快快,就等你了,让内行人给咱们看看。”

  徐阶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什么都来不及说就被抓了过去,茫然道:“真人是让我看什么?”

  “织布机啊?怎么样,有了解吗?”冼如星期待道。

  徐阶抿了抿嘴,“也不是每个松江府的人都会织布好吧。”地域刻板印象要不得。

  “啊?你不会吗?”

  “……会。”

  如今的松江府,可以说是全大明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说一句十户九织也不为过,徐阶虽然官宦人家出身,但父亲也不过是个小吏,幼时也是要帮母亲打下手的,所以自然知晓。叹了口气,转头去观察这个机器。

  然而才看了两眼,就察觉出不对来。

  “这是花楼织机吧,怎么感觉比寻常的还要大一些?”

  所谓的花楼织机,是现在结构最复杂,操作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织布机,不仅能织出华丽的图案,而且效率也很高。

  冼如星开心道:“你果然认识啊,此为我找人从前朝的《王祯农书》上复刻出来的,除此之外还有个纺织机,书中记载一天可以纺出棉纱将近一百多斤,比珍妮纺织机都多,不过可惜的是记载得不全面,那个始终还差点意思。”

  徐阶不懂她口中的“珍妮纺织机”是什么,但《王祯农书》他还是知道的,此为元朝人王祯所著,兼顾南北农业技术,而且还都是十分高端的那种。不得不说,元朝虽然统治不到百年,但在这期间,民间留下的各种学术著作,发明创造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可惜由于不怎么受重视,许多东西都失传了。

  尤其是像纺织机这种,历史上各种纺织机的发明多为女性,本身就是为了自己方便,根本没想过传承下去,如黄道婆那般已经是万中无一了。所以冼如星能找人将失传的机器复刻出来,绝对是件十分值得称赞的事儿。

  徐阶啧啧称奇,围着花楼织机转了半天,但很快就发现不对劲。像花楼织机这么大的机器,需要织工和挽花工一起协调配合。每次开工前,挽花工高坐在花楼上,用手提拉工具,而下面的织工则同时配色和引梭打纬,挽花是一样非常非常需要力气的工作,女性无法胜任,基本都是男人。可眼前这台纺织机,因为较普通的更为高大,提拉恐怕连男人都办不到。

  “啊,这个啊,”冼如星恍然,摇头笑道:“我打算把蒸汽机搞出来,用蒸汽代替人力,之后大力发展棉纺织业。”说罢她像徐阶简单解释了下蒸汽机的原理。

  徐阶生长于江南,从小就见过乡间用水车作为动力去纺织,他也没想到蒸汽机之后还能做什么,所以也没太惊讶。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道:“两个问题。”

  “你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