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未来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航空发动机好歹也是一吨多重,并且直径一米多,长度接近五米,这种大家伙如果再算上外包装,那尺寸和重量还真就不适合走就空运,目标太大。

  “至于发动机生产线,你就说我们这边已经在着手准备,可能需要再等等,想必他们也能理解。”

  国内都才刚好把全套生产能力弄齐,并且这中间花费的精力、资金绝对是海量,更不用说还有众多上游配套厂商支持,要不然这青城发动机绝对没可能这么快就全套搞定,而以南非工业水平来说。

  还是那句话,短时间之内很难!

  当然,如果对方真要下狠心在南非实现青城发动机的国产,汪正国倒也可以满足,反正各种上游配套工业生产都要再花钱从共和国引进就行,这年头谁还会跟钱过不去。

  而然他却没想到,下一刻老汪就带来南非方面已经不再打算国产青城发动机的消息,还真是

  “我这次回来还有另外的问题,就是沟通关于青城发动机生产,那边在拿到你提供的相关上游配套需求资料之后,最终决定放弃在南非国产,他们重新计划了发动机来源,选择进口西南动机生产的成品发动机,南非本地只要求一条大修线就好。”

  这突然的变卦真让人屎尿未及,南非不要生产线,改为一条大修线,所有发动机都从西南动机进口,这还真不失为好办法。

  汪正国大致算下来,等到年左右,国内十号截击型每年计划一个团的生产量,考虑到作战单位还有发动机备份需求,可能国内头几年的青城发动机需求会在台左右,然后南非再采购十多台发动机,每年总共五十台需求,就刚好能够把当前产能吞下。

  至于未来等苏全面国产,那至少要到年左右,中间十年时间过去,谁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按照现在的情况大胆猜测,恐怕到时候东北方面会选择引进一条al-发动机生产线,毕竟连苏都已经全套引进了,发动机还能放弃?

  上位面没有引进al-f生产线,原因在于那时候的东北已经有太行发动机项目,当然不愿意再引进al-发动机,岂不知当年涡扇就是这样被斯贝挤死,东北那边再傻也不会同一个坑里跳两次。

  但现在问题是东北那边已经没有太行发动机项目了,手头就一个在研制当中的中推涡扇,而涡喷系列发动机马上就要陆续停产,到底用什么发动机来维持黎明厂的生产订单?

  再往后退一步,西南动机的青城发动机再厉害,那你也不是航空系统的单位啊,现在西南动机已经明确划归到联合动力能源集团公司麾下,作为一家专业的动力能源机械巨头,同中航之间完全是两家人。

  既然不是一家人,青城发动机肯定不可能交给中航系统旗下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人家中航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