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神仙队伍_敲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先生摆摆手,失笑道:“我可没这本事,这都是二爷的功劳。”

  我诧异的看过去,随即明白过来,他指的不是我。

  蒋先生抿了口茶,脱了风衣里面是一件米黄色的马甲,一副小老板的做派,笑着解答道:“这源于二爷很早提点过关于转型的事,我们后续有过详细商量,我那边的堂口近于景德镇,又有上海及长三角的地理优势,所以一部分资源已经先小打小闹的投入到修瓷上面。”

  董俊笑了笑:“蒋先生谦虚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民间的古陶瓷修复高手十之八九都在景德镇,而全中国素有名望的修瓷专业人士也不过也就200多人,其中被称为‘大家’的不过一掌之数,除了故宫里那几位被人熟知的,其余的都在上海和长三角,相信蒋先生手里队伍的人不会少吧。”

  “就是,老蒋,别藏着掖着的,又不管你要钱,给说说。”

  蒋先生的产业在由灰变白,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几大堂口,能再漂白的同时,保持巨大的利润,就算是同为几大瓢把子也有些眼红。

  他们当下的生意,都是建立在走土的基础上,说白了就是黑金,而这个产业一定会在将来逐渐消亡,并且承载着巨大的危险性,而蒋先生是第一个看到其中关键,并且愿意承担风险,走了二爷转型计划的瓢把子。

  蒋先生这些年看似修生养息,实则聚拢的巨大财富才是真正“干净”的财富。

  蒋先生哈哈一笑:“这都是二爷指点的,他说改行后就要在商言商,不能粗鲁,要有文化,谦虚谨慎,没事多看书。”

  说着还象征的弄了弄领结,沉吟道:“不瞒各位,我那里确实在很早以前,就供养了一批修瓷大师,所谓‘大巧若拙,大工无痕’,这几位都是可都是我的宝贝,在当今国内,也绝对能堪称上是古瓷修复‘高手’。”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大家都是做这行的,这句话代表的着什么,最清楚不过。

  古瓷由来已久,并且颇为脆弱,且传世少,多为地下出,非完璧的器物占了大多数,而这样的器物在流传中就会身价大跌,那与此相对的,古瓷修复,只要手艺到位,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这项生意能带来的利润绝对丰厚的让人眼红。

  所有人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蒋先生不声不响的聚拢了这样一批高手,简直就是摇钱树啊。

  董俊喝了口茶,含笑道:“17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亿港币派出去,听说本来原有是瑕疵的,预估价只在亿左右,可不到一个月,瓷器修复的完美无瑕,成交价反而超过原来的底价,这种鬼斧神工的工艺,想必也是出自于蒋先生的修瓷高手吧。”

  蒋先生谦虚的摆摆手,脸上却带着傲人的表情:“也就是几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