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范阳之春(八)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格来讲,范阳大营并不是一座军营,他应该是范阳——大安山防线堡寨群的统称。从大安山开始,堡寨群绵延南下,以范阳军城为骨干支撑,然后向东,过胡良水,至固安而至,遮护住了幽州的西线和南线。

  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堡寨星罗棋布在这条防线之上,建立于各处地形地势的要点,扼守住了从这两个方向进出幽州的所有大小通道。最大的堡寨当属范阳军城,可驻军千人,最小的则仅仅起到烽火台的作用,只能容纳一伙警戒士兵。因此,范阳大营并没有足够容纳上万人军队的校阅场。

  自天复二年幽州易主后,范阳大营所处的地段便成为了卢龙军的腹地,两年多的和平岁月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随着官府管理的重新顺畅,各处逃难百姓的逐渐回归,荒废了的耕地被再次催熟,农户们洒下春天的汗水,期待着秋日的收获。

  田垄间到处是整齐的麦苗,在春日的暖暖阳光中透着轻盈的绿意,在那些重新开垦的土地上,则燃烧着去年堆积的麦秆和干草,青烟袅袅,向如洗的蓝天飘散。

  这样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中,一队队士兵正小心翼翼的行走在田埂之上,穿过耕地,向北方大安山而行。军事参谋总署发布严令,严禁士兵践踏田地,别说麦苗,哪怕是在田土上踩踏也不允许。

  范阳军校的百名学员在十多名教官的带领下,同样穿行在田埂之间。他们半夜里就被集合的号角声唤醒,然后打着火把从军校而出,汇入同样向大安山进发的无数条火龙之中,一直走到天光大放,才远远看到了大安山的身影。

  又行半个时辰,终于走出了田地村庄的人烟,进入到大安山南麓的草场。这里,便是范阳大营的野外校军场,范阳驻军骑兵部队的养马地和训练场,同时也是卢龙军的一处合成演练场。

  通过三道岗哨,在临时督导官的指引下,军校学员上到一片高坡地段。高坡的南沿,也就是毗邻草场的一段,被人力挖成了一面三丈高的峭壁,站在高坡上,可一览草场无遗。坡上已经搭建了十多处四面透风的宽敞帷帐,中间的几座帷帐架设了奚车改装的行动桌案,桌案上已经摆设了巨大的沙盘,李存勖经过的时候,一眼瞟了过去,沙盘隐隐就是如今所处的大安山地貌。

  李存勖跟着学员队列进入东头的一处帷帐,在教官的命令下盘膝而坐。高坡的位置非常好,再加上人为的开凿,视野极佳。李存勖眺望着坡下的草场,只见东侧已经聚集了数十个小军阵,这些小军阵又依次组成两个更大规模的军阵。

  一队队士兵陆续从西面八方开到,在忙碌的引导兵指引下进入指定位置,后续又赶来更多的士兵加入,将两座军阵中的空白处不断填满,继而扩大…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