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国祚永延(大结局)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

  “嗯?”

  “是,太上皇。”

  刘长阁不情愿地改口。

  船舱口,徐辉祖、李坚、段云、谭渊等人鱼贯而出。

  朱允炆看着走过来行礼的徐辉祖等人,摇了摇头:“你们不应该来啊。”

  徐辉祖坦然道:“太上皇,他们为何而来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魏国公算是做到头了,反正在京师也无事,索性陪着太上皇去海上钓鱼,过过休闲日子。”

  李坚连连点头:“我鱼竿都备好了。”

  朱允炆看向段云。

  段云叹道:“老了,陌刀挥舞不动了,与其留在京军里丢人,还不如在太上皇这里提提鱼篓。”

  谭渊是个直肠子:“咱过来,就是想跟着太上皇,没其他心思。”

  朱允炆起身,走了两步,回过身看着这群人,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罢了,既然你们想跟我这个老头子去钓鱼,过过清闲日子,那就出海吧。郑和,扬帆!”

  “扬帆!”

  郑和声若洪钟。

  船帆象征性地升起,汽鸣声连成一串,宝船在一群铁船众星拱月之下,驶入大海。

  十日后。

  船队抵达钓鱼台岛,朱允炆从北面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登陆,站在钓鱼台岛的高处,朱允炆下令:“在这一座岛上,雕下大明的文字,立下大明的碑,另外告诉东南水师,此处安排驻军,永久驻军!”

  李坚有些不理解:“太上皇,这里算不得什么战略要地,也无常住民……”

  朱允炆摆了摆手,肃然道:“驻军并非一定是战略要地,而是要告诉世人,包括后世人,钓鱼台这里归属大明,无可争议,谁都别想觊觎!”

  李坚点了点头,记录下来。

  登船。

  郑和询问:“我们下一站去哪里?”

  朱允炆看向茫茫大海,笑道:“哪里?自然是台湾岛,朕在那里的行宫修好多年,也该去住一住了。有生之年,不踏上那一片土地,朕心不安……”

  “转舵,朝着台北行宫前进!”

  “要不,先去基隆钓个鱼?”

  “朝着基隆前进!”

  朱允炆终于踏上了台湾这一片土地,牵着马恩慧的手,看着茫茫大海,轻声道:“这就是朕魂牵梦萦的地方。”

  马恩慧不理解朱允炆,台湾以前叫小琉球岛,被大明占领有些年了,不知朱允炆为何对这里如此惦记。

  朱允炆坐在沙滩上,享受着暖风,听着海浪的声音,轻声道:“它在朕心中,就是一个调皮离家出走的孩子。当爹的不打一顿,它不会回家……不过话说回来,它不曾离开过……”

  ——

  全书完!

  「当打下“大结局”的时候,惊雪很有一种不舍。

  对待历史,我心怀虔诚与敬畏,对待先辈,我心怀感激与纪念。

  所以在写作《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的时候,惊雪尽量尊重历史,不毫无逻辑地超越时代本身,竭尽全力在历史的基石之上,雕刻我心中的大明,刻画我心中的大明梦。

  这本书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还有不少遗憾。

  因为是第一次涉足历史题材,哪怕自己是个历史迷,翻阅过不少历史典籍,找了不少历史材料,可依旧有不足,一些称谓,一些礼仪,一些制度,一些细节,尚不够好。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惊雪来说,这本书最弥足珍贵的地方,是你们,每一个陪伴了我两年多的读者。

  感激每一位读者,感激每一笔打赏,感激每一次提议,感激每一个图纸,感激每一条评论,感激每一天的陪伴、催更。

  愿以我笔书大明,写尽苍生,千面悲喜。

  愿以我心照日月,谱出风物,万里山河。

  朱允炆的故事结束了,但《大明:寒门辅臣》顾正臣的故事已是开始,铺开了洪武朝的风风雨雨。愿每一位读者朋友们,可以继续支持惊雪的新书《大明:寒门辅臣》,让大明的故事,越走越远,谢谢你们。」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