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三章 海禁,已无意义(二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禁止商人出海,政府搞垄断经营,独揽番香番货与珠宝奇珍利润,老朱认为这样,自己就能赚大钱了。

  可是,朱元璋虽然捆住了商人的手脚,但商人还是会蹦跶的,今天找个隐蔽的海湾,明天找个不为人知的水道,偷偷做点买卖。

  俗称:走私。

  大明海岸线很长,也没设置查私缉毒机构,你老朱说禁,就禁得了吗?

  朱元璋禁了几年,却发现自己的市舶司越来越没生意了,最让朱元璋愤怒的是,自己还没买到番香番货,结果市场上竟然有大量番香番货。

  这就有些过分了,你们好歹是走私过来的东西,没办-证,没交税,偷偷摸摸地交易下也就是了,可满街都是,四处不缺,公然发卖,就有点过分了。

  这不是打朱元璋的脸吗?

  老朱的脸是什么样子的?

  是你们这些走私犯能打的吗?

  于是在洪武七年,朱元璋暴跳如雷,厉声喊道:“给老子撤销了所有市舶司,日后,寸板不得下海!”

  寸板不得下海的政策出现,很可能是老朱没吃到贸易红利,结果得了红眼症的结果,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

  老子不做生意,也不让你们做!

  “寸板不得下海”的规定清晰明确,没暗箱操作空间,查起来就容易了。

  到海上看,只要是大明的人,大明的船,那好说了,抓起来办就是了。

  需要声明一下的是,“寸板不得下海”只是针对大明,外国使臣乘船而来,是不会被干掉的。

  但这条禁令,并没有浇灭走私商人的热情,香料、珠宝、苏木等番货,一样会出现在市场上。毕竟外国使臣也卖这些东西,我从他手里买走,又拿出去卖,你朱元璋总不能杀我的头吧?

  你说我走私,讲话要有证据啊……

  朱元璋怎么处置,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直至洪武十三年,这一年,胡惟庸被干掉了,连带着干掉了很多人。

  很多官员害怕,这整天掉脑袋跟切西瓜似的,几百个几百个的切,谁能受得了?

  一些官员想跑路,结果被朱元璋给咔嚓了。

  朱元璋担心这些人跑到海外去,对于海禁查得更严,封锁得更密,处置的也更为严苛。

  三佛齐那个地方,人家就靠这点番货番物改善生活了,朱元璋海禁,但他们也要过日子,于是派遣了很多人,去寻找新的走私路线。

  开辟新路线是有风险的,很多人都被抓了,就是在这一年,出现了震惊大明与南洋的“三佛齐乃生间谍”案。

  老朱把这些间谍都给干掉了,死了一帮兄弟的三佛齐自然是不干了,无论是原来的三佛齐国王,还是后来的走私商人梁道明,亦或是海贼王陈祖义,他们都很生气,封锁了东西海道,以报复大明。

  好人生意难做,海贼行情看涨。

  陈祖义能成长为大海贼王,估计也与老朱禁海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