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二章 敕令:设二炮局(三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万里?

  崔玉瞪着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允炆,在那双帝国的眼眸中,没有半点玩笑的成分。

  朱允炆很清楚火器的未来,虽然眼下的大明根本不具备研制火箭炮、导弹的条件,但并不妨碍给人想象的翅膀。

  会创新的人,就应该无极限去突破。

  当崔玉在试铳之地,亲自上了火药、铁子,点燃引线之后,火铳便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铁子飞了出去。

  在火铳药室中升腾的白烟中,朱允炆看到了火药与火器的历史。

  后世周先生在《电的利弊》中写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这句话被有心人化为: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用它做成了烟花。

  朱允炆不否认周先生的文笔犀利,也不否认其针砭时事的本事,但却可以肯定地说,周先生这句话,错得离谱!

  他不懂得,也没看到过中国火药、火器的历史。

  事实上,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不止把它做成了烟花,还将它做成了火器,一次次保护着华夏子民与华夏文明。

  很多人都知道,火药的发现,是炼丹家“炼丹”的产物。

  火药最主要的成分,是硝石。

  在古人看来,硝石这玩意,它不是石头,是药,而且还是上品药。

  而这一观点的存在,也为火药的发现打下了基础。

  秦汉时期,炼丹术盛行。

  各位有志于长生不死的炼丹家们开始琢磨,怎么才能炼出仙丹妙药?

  于是各自找出来不知道谁编写的制丹配方,把硫磺、雄黄、雌黄、汞、硝石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矿物药,扔到锅里面瞎捯饬。

  这些人是有成功作品的,比如将汞与硫磺、雄黄、雌黄等合炼,形成了丹砂。

  丹砂这玩意吃起来挺舒服,效果立杆见影,五脏六腑没毛病了,精神头也足,吃饭能扒拉好几碗,睡觉也不做噩梦了。

  这就是仙丹,没跑了。

  既然有朱砂,那一定也有其他仙丹,继续搞研究,这个配方不行,就换个配方。

  在硝石、三黄等共炼时,砰,炸了。

  估计炼丹师没被炸死,所以配方留了下来,火药就这样出世了。

  在葛洪《抱朴子》一书中,便记载有炼丹问题,而其所用的原料,便有硫磺、硝石。

  唐代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也是一位炼丹高手,在其《丹经》中,记载了一种“内伏硫黄法”以制造火药。

  火药是一种药……

  没错。

  后来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便写明了:火药可治癣、杀虫、辟湿驱邪……

  炼丹家一次次研究,发现将硫、硝、碳三种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一种“着火的药”,所以,于是起名为:

  火药。

  没想到吧,火药的原意,那就是这药,它会着火……

  炼丹家认为这个配方没作用,自己丹还没成,它就自己着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