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四章 家书抵万金,弄个邮政吧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礼并没有盲目相信白英,而是亲自走访勘察,确定可行之后,才匆匆返回济宁府,拟写了新的会通河疏浚方略,安排人快速递送京师。

  京师的朱允炆此时日子也不好过,倭寇的数量虽然在减少,但其疯狂却在加剧,也越发分散。

  大明的海岸线毕竟很长,总有些地方难以防护得到,导致不少民众死伤。

  “命令沿海卫所,水师船队,务必找到倭寇主力!同时从京军之中,调五万精锐,加防地方!”

  朱允炆眼睛有些发红,对徐辉祖下令道。

  徐辉祖听闻之后,凝重地点了点头,问道:“安排谁带兵合适?”

  朱允炆思索了下,道:“此番只以防为主,战线较为分散,谁去都无法统筹全局,具体事宜最终只能依靠千户或百户,就由你来安排吧。”

  徐辉祖拱手请命道:“臣愿亲自前往。”

  自己作为徐达的长子,没有在新皇面前捞半点军功,实在是说不过去。此番倭寇之乱,只是他们覆灭前最后的挣扎。

  朱允炆抬头看着徐辉祖,知道他立功心切,只是依旧拒绝道:“你走了五军都督府谁来管?李景隆他还没有办法掌控大局吧,其他人要么在外,要么不如你,且留在京师吧。”

  徐辉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只好推荐梅殷带兵前往沿海之地。

  朱允炆思索了下,突然问道:“朱高煦从马山掉下来,摔伤了手?”

  徐辉祖神色诧异,不知道在讨论出兵人选的时候,怎么突然换了话题,只好皱眉回道:“听闻是如此,有人戴面具惊了马,导致高阳郡王坠马。”

  “后来怎么处置的?”

  “这个,臣没有细问,好像高阳郡王没有大碍。”

  “朕问的是那戴面具的人。”

  “呃……臣不知。”

  朱允炆看着徐辉祖,思索了下,说道:“不用派梅殷了,安排燕王亲自带兵吧。”

  “燕王?”

  徐辉祖有些惊讶。

  这可是真正的京军精锐,虽然只是五万人,但毕竟是虎狼之师,交给燕王是不是太过危险?

  朱允炆没有解释什么,只摆了摆手,道:“去安排吧,告诉燕王,朕希望他为国杀敌,为朕分忧。”

  徐辉祖只好领命退去。

  处理好政务之后,朱允炆走出了武英殿,看着红色夕阳,不由放松许多。

  很多史书记载,明代初期的倭寇并不算严重,真正严重的倭患出现于嘉靖年间。

  可问题是,这里的严重与不严重,是相对而言的。

  建文朝的史官都将心思用在“靖难之战”的记载之中去了,对于倭寇的问题,只寥寥数笔,甚至都懒得记载,导致人们误以为建文时期并没有多少倭寇。

  可现实并不是如此!

  不是没有倭寇,而是没有人去关心,也没有人去理睬,无论明军是赢了还是死了,在靖难大局之下,都不足以吸引建文帝的目光。

  可当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