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大督官(三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路旁,大树后。

  薛夏吐掉嘴里的柳枝,看着从另一棵树上跳下来的索靖,道:“他就是你说的杨烽火,那个小旗牌兵?”

  索靖弹了弹衣襟,笑道:“怎么样,还不错吧?安全局若不要的话,我们可想要他。”

  薛夏站了起来,走到道路上,看着杨烽火、郑军、周潜三人的背影,不由赞道:“这是个人才啊,皇上想要找的,就是这种能说明事理,鼓动人心的家伙,说要弄一支素质过硬的政-委,我看他就很不错。”

  “政-委?那是什么?”

  索靖有些疑惑。

  薛夏耸了耸肩:“不知道,据皇上说,就是管理士气、意志与军心的一群人。这个杨烽火虽然有些粗鲁,但说话还是很有力量的,就这两个逃兵,到了前线估计能杀疯了。”

  索靖认可薛夏的分析,杨烽火一番言论,别说是两个血气方刚的人听了,就是妇孺听了,怕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战斗。

  有信念与没有信念的部队,是完全不同的部队。

  薛夏打了个口哨,树林深处跑来两匹马。

  “走吧,把此事告诉大将军。”

  薛夏翻身上马。

  索靖笑着,上马跟在一旁,催马奔驰,在路过杨烽火三人时,还深深看了其一眼,什么都没说,便冲了过去。

  杨烽火三人并不知道过去的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还有人落在更后面,但他们也没心思想了。

  急行军是很累的,军队已经走了十二天了,每日都行军七八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点距离不算什么,但对于步兵来说,就有点遭罪了,即便是京军日常拉练,也没有如此高的强度。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大军行进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口粮,也不需要身后跟着庞大的后勤军队,否则队伍的速度将会更慢。

  一年多的筹备,足够朝廷在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设置充足的粮仓,尤其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为沿途粮仓的设置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没有出陕西之前,大军后勤的压力并不大。

  开封城外。

  河南布政使施惟中、按察使张明,都司汤弼,开封知府齐泰、同知景清等官员迎候大军。

  朱棣、徐辉祖、刘儁等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安营扎寨。”

  朱棣抬起握着鞭子的手,下达了军令。

  传令官将命令传达下去,军队开始寻找营址扎营。

  朱棣、徐辉祖等人下马,面对行礼的河南官员,笑谈一二,引众人含笑不已。

  “齐知府,景同知,近来可好?”

  刘儁上前问候。

  齐泰、景清笑着回应,刘儁是兵部侍郎,三人私交还是不错。

  刘儁看其他人围着朱棣在言谈,便拉着齐泰、景清到一旁,低声说:“原本定于五年的大朝觐,因为寒灾而取消,改在了今年年底,正好又恰逢再次遴选十优州府与百强县,这将是两位最后一年留在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