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8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大概会成为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他跟身边人吐槽:“要是我当初考上的是top2,也不至于64岁了还没评上院士。”

  过去好多评上的人,在楚潜山眼里,都是不如自己的。

  譬如那个燕大的李东伟。

  要不是燕大毕业,又当了燕大的教授,院士有他什么事?

  坐在楚潜山身边的,是彭云大学的副校长李云霞。

  这位副校长背景比较红,是某将军的直系孙女。因此,哪怕是京圈的人,也多多少少会给些面子。

  学校让李云霞跟着楚潜山来,一方面是怕楚潜山情商太低,事没办成,反而先把人得罪了;另一方面则是想借着李云霞的东风,办点事。

  李云霞不咸不淡地道:“那我们彭云大学,确实委屈了你。”

  彭云大学在整个西南地区,也排不进前三,虽然也是985高校,但因为彭云省经济落后,自古以来都属于落后地区,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也都平平。

  领导们甚至觉得,当初能评上985,其实是中央出于扶贫因素考虑。

  自从上一位院士去世后,楚潜山是近几年来,彭云大学生物系所有受聘教授里,最有可能当选院士的人。

  如今整个大学的院士数量为0,被剃头了好几年,作为985高校,的确有些尴尬。

  因此,校长歹说好说,才说动了副校长出面,希望她能帮忙运作一下。

  两个人到燕京,虽然没吃什么闭门羹,但大多数院士的态度都十分暧昧。

  到院士这个身份地位,已经不太需要看人眼色办事了,院士又是终身任职。

  上面有人不满,最多卡一卡科研经费……不过年纪都一大把了,卡就卡吧。

  看到时候实验做不出来,大领导是准备收拾谁。

  两个人钱没少花,笑脸也没少赔。

  楚潜山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在彭云大学当老大,作威作福惯了,来到燕京几乎直不起腰。

  不过,他们的努力也并非完全没有成果。

  7月中旬,第三轮评选的结果出来了。

  一共六名候选人通过了院士选举。

  楚潜山刚好排名第六。

  当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楚潜山简直老泪纵横。

  过去几次评选他都是陪跑,这还是他第一次入围。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他今年64,再过5年,69。

  都说人逢七十古来稀,在现代活到七十来岁已经不算稀少,可是科学家也是极度需要脑力工作的行业,在科研领域,并不是越老越吃香。

  有时候年龄越大,过去学的东西,一不留神就被淘汰,因此能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少。

  等69岁再来选院士,他的机会可能会更少。

  楚潜山看着传回来的名单,眼睛通红,道:“我不甘心。”

  凭什么,乔御也就算了。

  那俩从国外回来的,凭什么也今年选上院上了?

  就凭学校好?

  李云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