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乱世出英豪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二十章乱世出英豪

  赵天一在学生名单的第一位上竟然看到了傅作义的名字,没有错,就是傅作义的名字,端端正正的位列十一位学生中的第一位。在这里看到日后的抗日名将难怪赵天一会吃惊和激动,他刚刚才在太原军官学校报名的学生中发现了张自忠,现在又在这里看到了傅作义,能不激动和吃惊吗!他对自己这次来到督军府、并且擅自做主批示三姐夫的公文感到非常的满意,这也许是老天安排的吧,要他如此早的就将两位西北军和晋绥军大将收归麾下。

  抽出学生介绍这一栏的有关学校对傅作义的介绍,赵天一仔细的看了起来。傅作义:(字宜生,是在保定军校时起的,现在还没有)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家境殷实。一九〇五年入荣河县立小学堂,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一九〇八年入运城河东中学堂,一九一〇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在校期间各门功课考试成绩也是均名列前茅,故推荐进入陆军第一中学堂学习。

  在学校对傅作义本人的评价中这样写到:傅作义,少年热血,思想进步,学习刻苦,尊敬师长。这些评语对赵天一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傅作义本身就是山西人,这次还想到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中学堂学习,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他再仔细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名单,发现李服膺、李生达等人的名字赫然也在其中;这几位,后世也可以算是晋绥军中的出名将领,历史上和傅作义一样是晋绥军初期的将领,不过两人的结局不是太好。李服膺最为六十一军军长,在天镇县抗击日军进犯,浴血奋战十天之久。在接到阎锡山下令撤退的电报后,李服膺率部撤出防线,天镇失守,结果被阎锡山以擅自后退为由枪决。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九军军长的李生达,因倒向蒋介石而被阎锡山收买其卫士杀死,都是不明不白的死掉的。这些都是不错的人,赵天一决定将这些被推荐到陆军第一中学堂学习的青年学生全部留在自己的太原军校;此时傅作义也不过十八岁,李服膺二十二岁,李生达也是二十二岁,他们都要比赵天一大,就算是最小的傅作义,也要比赵天一大差不多两岁。

  看到太原陆军小学堂的学生,赵天一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西安转学过来的学生,他马上将放在左边第二个抽屉里面的文件拿出来观看,这次倒是没有发现什么他所认识(知道)的人,对这些已经进行了三年多军事学习的人心里面还是很热切,希望他们都能够进入太原军校学习。这些人的年纪和傅作义的差不多大,都在十七-二十岁之间,四年军校生活出来也就二十一-二十四岁左右,到部队基层从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