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二五章 国家政治 4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二五章国家政治(4)

  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因为一周内两份电报而引发巨大震动。国内外媒体和报纸对袁世凯政府第一时间宣布承认新国民党本来就表示不解和怀疑,现在又看到政府要举办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而且还邀请包括以前对头在内的各大政治团体一起参加这个大会,更是让他们眼球掉了一地。

  日本《读卖新闻》就报道说:“中国袁世凯政府突然变化,表明了在袁政府内部,共和和帝制两大派仍然矛盾重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只是袁作为总统消除这种矛盾的一种手段而已。作为千年帝王传承的中国人,皇帝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真正的民主在中国还摇摇无期”。

  美国人的报纸到还比较公正,《纽约时报》就这样写到:作为一个传统的帝王国家,人们没有等到总统退位宣布帝制,而是召开一届全体国民大会;这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民主在中国的一大胜利。对于一切有关民主自由的事情,美国人民都会表示欢迎。正值欧洲爆发战争,人类自由民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磨难和挑战,而中国政府的做法似乎让整个民主世界看到,我们的力量在加强!

  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在称赞中国政府向民主迈出一大步的同时,也大肆吹捧了一番中英关系如何友好之类的一些废话。而在欧洲的莫理循,也受到了英国首相阿斯奎斯的接见;他是赵天一说服袁世凯,派到欧洲从事远征军相关协调工作的。作为一个澳籍英国人,虽然有中国总统顾问的身份,但英国人身份似乎更利于他在欧洲活动。远征军的胜利以及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和尊严,但北京政府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的消息更让他得到欧洲各国上层的看重。意识形态方面的归属追究,很早就出现了,这一点西方国家似乎特别在意。

  和国外的报道相比较,中国国内的报道就更加的热闹。叫好者、鼓励者有之,嘲讽者、谩骂者有之,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出现在市面上。我们后世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化报道,均以揭露北洋政府对新闻业和报人的迫害为主;但实际上这时的媒体环境整体相对宽松,媒介发展比较迅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转型时期,在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该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变迁,催生了生机勃勃的媒体、生动活跃的报人;他们都以民主民族自由为己任,在言论文章里面相对的是十分大胆。而对于那些谩骂袁政府及其本人的报刊,袁世凯出奇的没有对其进行打压和封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诡异的现象。

  但不管怎么说,北洋政府时期新闻言论的自由是得到了保证的,只要不是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