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〇二章 爱占便宜的沙俄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一直是沙皇俄国最喜欢做的拿手好事,当然这是针对他们认为比较好欺负的对象或者敌人来说的。一战初期,狂妄的沙俄军队在东线击败了没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之后,就更加的目中无人了,直到他们碰见了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指挥的德国军队,接连在果尔利策战役、里加棗沙夫利战役、古姆宾嫩和坦能堡战役、马祖里湖战役、喀尔巴阡战役、加里西亚等战役之后,俄国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退出了波兰、加利西亚、喀尔巴阡等地区。最后,在德军将主力调往西线对付英法联军,俄国人在丢失了约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才堪堪将自己后退的战线稳住,停留在了乌克兰的伦伯格、哥佛尔及陆斯克等一带地方。

  法国军队在香槟沙隆地区击败了德国皇太子指挥的德军第五集团军,并迫使德军退回到凡尔登地区的消息传到俄国之后,让尼古拉二世信心大增。因为战争,俄国国内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本来就不够发达俄国工业基础更是雪上加霜;没有汽车制造业,许多机器、武器仰赖外国;重要的设备、车床的自给率不到三分之一。战争削弱了俄国同国外的商业联系,机器的进口大幅度下降,对俄国工业造成极大破坏;同意,因为战争征兵,大量的农民被征用,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之后就变成各种矛盾被反映出来,最明显的就是俄国国内的政治矛盾,沙皇的位子岌岌可危;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或者是也为了打一场胜仗,尼古拉二世和俄国军方高层都希望能够借助德国人在西线的失败,在东线发动一次攻击战役。

  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俄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罗夫骑兵上将。战争进行到一九一六年的时候,俄军在东线和德奥(匈)奥(斯曼)军队对峙的部队分布从北至南,依次为北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骑兵上将就是俄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官,手下辖有俄军第八、第十一、第七、第九等四个集团军,约六十万人、一千八百门轻炮、一百七十门重炮。火炮虽然不少,但飞机却只有可怜的二十一架。

  对于下面人的提议,尼古拉二世根本没有任何考虑就同意了,并且给俄军统帅部下达了进攻命令。接到沙皇的命令,俄军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在西线凡尔登战役的失败对德奥军队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希望以此来掌握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化解国内的危机。俄军总参谋部指定的计划是这次行动西方面军担任主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北方面军仅做佯动;也就是说,提出这个建议的俄西南方面军司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