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辰时二刻,阴沉的天,不见一丝亮光。

  奉天殿外,雨,越下越大。

  只不过,纵使殿外的寒意愈发十足,却也无法打破此时殿内的沉闷气氛。

  过去了一刻钟的时间,传递于满朝文武百官手中的那本密疏,就像一块刚烤好的芋头之于流民那样……

  烫手,却又事关自身性命,压根扔不得。

  闭目养神了一刻钟的时间,已是近乎斜躺在龙椅上面的王迪,眼未睁,不紧不慢地又开口讲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而这两点为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农’字!”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祭祀祈福风调雨顺也好,内外征战平乱天下也罢,古往今来历代君王所图的,不过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黎民百姓,尤其是种田的那些底层百姓,可以让他们安居乐业,年年都有个好收成。”

  “尔等呢…皆为博学多才之辈,范文正讲的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这…按理来说,无需用朕再来提醒尔等吧?”

  虽说龙椅上皇帝的姿势有点不雅,虽说皇帝还在闭着眼睛没拿正眼瞧人,但是……

  现如今,对于丹陛下方的臣子们而言,他们倒是巴不得皇帝继续这样没正形。

  甚至是说,一个个噤若寒蝉的臣子们,其中有不少人,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压根都不想继续呆在奉天殿内,准备早点回家了。

  土地赋税徭役改革以及重新清丈土地与核查户数……

  皇帝话都讲到这了,但凡不是傻子的话,是个人都能猜到,皇帝接下来想要讲点啥了。

  “洪武永乐两朝年间,户部统计出来的全国户数,均在千万户以上。人口总数,也是超过了六千万这一数字。”

  “以太祖高皇帝还有太宗文皇帝的治政水平,统计出来的这个数字,朕还是比较相信的。”

  “再看看现在呢,历经了尔等口中的仁宣盛世,怎么户部统计出来的全国户数,竟是落得个越变越少的荒唐局面!”

  “与有记载的最高户数相比,为何到了朕这里,竟然少了足足有近百万户之多!”

  “百万户啊…就按一户五口人来计算,这可是五百万总数的大明子民啊!”

  “朕很好奇,所以想问问,尔等…还有这天底下的官员们,把朕的子民,到底都藏哪去了?”

  从皇帝口中问出来的话,语气很是平淡。

  平淡到,在这沉闷的环境下,给人一种极度压抑的感觉。

  此时此刻,压力特别大的户部尚书王佐,张着嘴巴,无声大口地喘着气,一副想说却不敢说的样子。

  别说是他了,满朝文武百官,处在当下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打死都不开口,省得天子的雷霆之怒,无端发泄到自己身上。

  至于极少部分像于谦这一类知晓部分原因的正臣,也是思量了片刻,没敢在这奉天殿内讲出皇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