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验定律驱雷掣电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孚远和夏允彝其实都是明末比较有名的文士,同时也是比较有名的民族英雄,徐孚远倒还罢了,只是文名甚著,曾起兵抗清,后追随于郑成功麾下;夏允彝之名尤盛,他与陈子龙一起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自杀殉国,忠烈之名甚至都在陈子龙之上,这点在明史中都有记载。

  按理来说这么两个才气横溢,忠君爱国的志士在明末又或是南明朝廷应该是大官,应该在青史上占据很大的篇幅,为什么他们好像一点名气都没有呢?

  也怪他们倒霉,崇祯朝那会儿,也就是他们参加科举的时候正是温体仁和周延儒这两个大奸臣当权之际,科举考试完全成了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的工具,连陈子龙那样的大文学家、明诗殿军都被刷下来两次,他们的科举之路有多艰辛可想而知。

  比如夏允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就高中举人,直到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才进士及第,徐孚远比他更背,因为名门之后的背景备受打压,蹉跎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才考上举人,两年后崇祯就挂了,天下大乱,他甚至连金榜题名的机会都没了!

  这两人在崇祯朝是命背到了极点,在崇正朝却是幸运到了极点,他们在徐光启那里学来的西学知识原本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恰逢我们的崇正皇帝开科取士,选拔理科人才,于是,西学的底蕴让他们做出了一个简单的逻辑代数题,同时也坐上了升官的火箭。

  殿试之后的第二天,圣旨到,徐孚远和夏允彝同时被提拔为工部侍郎,从三品衔,虽然不如工部左侍郎和右侍郎那么大权在握,但已然是假假的三品大员,堪堪步入大明高官之列。

  朱慈炅为什么要给他们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衔呢?这主要还是为了教授方便,如果给他们安排了实职他们就得去坐班,平时学习的时间就少了,这电磁学对明朝这会的人来说可是真正的‘天书’,工作之余听听课可学不会,必须全力学习,才有望学成,所以朱慈炅并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事,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专心学习电磁学。

  话说这‘天书’般的电磁学,在明朝怎么教呢?现在人之所以能极快的接受电磁学知识,是因为电磁学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了,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等等,到处都是电,天天都能看到,自然就容易接受了。

  明朝那会可电什么都没有,唯一接触电的机会怕就是暴雨天那恐怖的雷电了,那轰隆隆的雷云能把人魂都吓出来,谁没事去研究那玩意啊!

  为了教授徐孚远和夏允彝电磁学知识,朱慈炅可是费尽了心机,准备了详尽的教学计划。

  要教授人电磁学,首先必须让他们接触到电,就好比学写字,首先你总得看见字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