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 曲速航行_星空主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战舰主控量子光脑的提示,方旭一边和众人依次进入各自的安全舱,一种如同斜放的橄榄球形设备里面,一边就想起曲速航行的相关知识与概念。

  曲速航行,最初是根据地球时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四维空间”模型进行推导。

  众所周知,二维空间的平面,会向三维空间进行弯曲,也就是朝三维空间xyz三个轴中的y轴弯曲,那么最终会形成一个球体。

  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模型,就指出人类所处的三维空间,也会如同二维向三维弯曲那样,朝四维空间进行弯曲,当然,是朝向第四维度,时间维弯曲。

  我们可以想象,当三维空间朝四维空间的时间维弯曲时,会形成一个球体,当然这也只是想象,一种不太恰当,但是较为接近的比喻。

  因为四维空间当然不可能是球体。

  球体只是三维空间存在的物质,只是星河时代人类科技也无法揭秘四维空间,三维空间中的生命体,本质就是三维生命,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理解出四维存在的形式和意义的。

  不过为了方便理解,人类大科学家,就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假设和模拟。

  何况,四维的具体存在形态,虽然不被理解,但通过人类的数学模型,却完全可以计算出与其相关的各种数据。

  这也为曲速航行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回到最初。

  曲速航行的理论在于,人类所处三维宇宙空间,会向第四维度时间维,或者说时间轴进行弯曲,形成一个球体。

  粗略模拟的话,可以将这个球体的表面,姑且认为是人类所处的三维空间。

  接下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假设球面有A和B两点,对应三维宇宙中,A星球和B星球,两者相距9000万公里,而普通宇宙战舰的飞行速度为10万公里每秒,大约是三分之一光速,那么正常的宇宙航行,从A星球到达B星球,显然需要耗费至少900秒。

  而曲速航行,就是战舰在A星球起飞的时候,以足够充分和强大的能量打开空间虫洞,进入到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夹层中的二度次空间,即常说的子空间。

  战舰出现在子空间的点,对应A星球,为方便理解,记为a点。

  注意!

  因为假设三维空间弯曲向第四维时间维的时候,会构成球体,而时间维是作为球体的轴存在,也就是时间轴,因此a点其实是在球体内部,并且与A星球处于同一根时间轴上面。

  以此类推,在a点所处的球面上,也有同球体最外围表面,也就是三维空间B星球对应的b点。

  ab在球体内部,而AB在外围球面,所以ab间距离无论如何都是远小于AB的。

  假设ab相距1800万公里,那么以战舰每秒10万公里的速度,只需要花费180秒,即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