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乡政府改公社 三姐喜当主任_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光里。

  父亲靠着人拉肩扛,给吴远中盖起了三间草房,不容易。

  也可能是那时候累的,父亲从此就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这些都离不开叔伯们的同舟共济,离不开大家的认真负责,各自把关。

  这些自发的相互帮忙,和睦的邻里关系,其实正是建国后第一代农民的真实本质。

  下面的活都不是很急了,但父亲也想赶快干完,好让吴远中搬过去,把前院的房间腾出来。

  好在天越来越热了,白天也很长,可以多干一会。

  他们先把屋里的地平一下,再洒上石灰,夯实。

  然后每天晚上吴远中和泥,父亲和二哥粉墙。

  这些直干了七八天,才终于把墙粉完。

  粉墙的工夫,父亲让二伯先给吴远中打制几件必备的家具。

  二伯打制了一张条几,一张方桌,一张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都在前院放着。

  下面就是把院子里的地修理平整,他们又和泥打了一些土坯备用。

  临近夏收,这天下午,乡里通知:明天早上,全乡十五个村的村书记去乡里开会。

  张亮爸认为:开会只是对于这次夏收夏种的安排,乡里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和统筹规划。

  没想到,到了乡里,先参加的是挂牌仪式。

  乡里的干部,各村来开会的,还有看热闹的,很多人。

  熙熙攘攘,都挤在乡政府门前。

  党委书记发表完讲话,然后换牌。

  乡政府门牌由原来的“青莆乡政府”,改成了“青莆人民公社”。

  挂牌仪式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欢声笑语中结束。

  挂牌仪式结束后,开始开会,这次会议不光对各村的夏收夏种工作做了安排,还对各村的人员配给做了安排。

  “乡”改称“人民公社”,把十五个村的,十五个生产队分成五组,每组三个生产队为一个生产大队。

  五个生产大队竞赛,看哪个生产大队夏收快,收成多,夏种及时。

  “村书记”统一改称为“生产队长”,每个生产队下设会计一名,出纳一名,记工员一名,这倒跟以前的没什么区别。

  其实以前也要求有出纳,只是都是乡里乡亲,没分这么详细,很多村里都是记工员担任。

  另外,新设妇女主任一名,负责妇女工作。因为伟大领袖告诉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

  张亮爸心想:“这不还是跟以前一样吗?就是名子不一样。”

  开完了会,公社书记把张亮爸留了下来。

  “坐,坐。”书记说。

  张亮爸不明所以,欠着身子半坐在椅子上:“请书记指示。”

  “张队长呀,不要这么局促,我让你留下来,是想听听你对妇女主任人选的意见。”

  “噢。”张亮爸心里舒了口气,他一直担心自己吃拿卡要,挖社会主义墙角的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