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三大喜事_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政,您过来看看这篇文章。功力深厚,'惟求强国之术,使国家安如磐石,另鞑虏远遁而边尘不惊'。磅礴报国之气浩荡。我阅过几百份了,成绩当以这一份为首。下官认为,光此一文可擢升案首。”

  这个阅卷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还有很多份试卷都还没有看,第一名就叫他选了出来。

  当然光是他说的肯定不行,还需要主考官学政点头。

  “当真有那么好。”

  学政把卷子接过来看看,“这笔字倒是漂亮,到了火候,沉稳大气。”

  填空题都中规中矩的直接跳过看那篇文章。

  发现更加稳,全篇下来都是上佳,恐怕就是亲自下场恐怕也只能写出这样程度的文章。

  “这一份保留,诸位同仁也都瞧瞧,待到所有卷子阅毕,咱再整一个排名出来。”

  和第一位阅卷官一样,学政主考官也是给了极好的评价。

  在他们看来,只要后面没有出现太逆天的,这份卷子的考生就是案首了。

  继续阅卷。

  这里可是有着数千份考卷。

  十几个阅卷官,基本上每人都要看四五百份卷子。

  还需要在两天内阅完,因为第三天就是放榜的日子。

  阅卷官,脾气秉性都不相同,有看的松一点的,也有看的紧一点的。

  不过每一份卷子都会有两三个考官阅过,真正的优秀人才不会随便被摒弃掉。

  这些人也会经常在一块儿讨论,遇着优秀的答卷会传阅给其他人也看一看。

  “悖论,当真悖论,这不是诋毁圣贤。这一份我要留起来,看看是哪家子弟。”

  “余大人,缘何如此生气。”

  姓余的考官把这份卷子铺开给他看,还专门指出来文章中的几段话,说的啥,意思大概就是朝廷大多官员都是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之人。他们也是朝廷命官,如此狂悖之语,气的他胡子都有些哆嗦了。

  如此到了第二天下午,才把所有的试卷看完。

  接下来,就是看中选者的名字信息。

  “贾蔷?莫非是那个贾家?年纪才十六,能写出这样水准的文章,应该偏老成才对。把贾蔷这个考生在县试府试的卷子调取过来,对对字迹。”

  科举已经进行了五六百年了,各项制度是非常的成熟。

  很快就有人把县试府试的卷子取了过来,笔迹一样,确实出自于贾蔷。

  “字迹能对得上,诸位同僚没有反对的话,此篇就为案首了。待明日放榜公布。”

  “学政大人慧眼,此文当为第一。”

  “下官附议。”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那是相差不多的时候,才难以抉择谁优谁劣。

  但如今贾蔷的这篇文,很明显的要强于同期的考生。

  “余大人,你留下的那个狂生的文章是谁做的。”

  余考官摊摊手。

  “又是姓贾,贾宝玉,那个贾家,衔玉而生的那位。早就听说荣国公府有一位混

  请收藏:https://m.mb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